盆底肌是指封閉骨盆底的肌肉群,這一肌肉群猶如一張吊網,將尿道、膀胱、陰道、子宮、直腸等臟器緊緊吊住,從而使這些臟器維持在正常位置,能夠行使正常功能。
一旦盆底肌受損,就會發(fā)生盆腔器官脫垂、尿失禁、慢性盆腔疼痛、性功能下降、大便失禁等情況,統(tǒng)稱為盆底功能障礙性疾?。ê喎Q盆底疾?。?。該病不是突然發(fā)生的,跟長期的不良習慣有一定關系。所以,預防盆底疾病要從養(yǎng)成良好的習慣開始。
便秘是盆底疾病的危險因素之一。每天早上起床后或進食后,有便意則立刻去排便,盡量養(yǎng)成定時、規(guī)律的排便習慣。上廁所時不要玩手機、看書、看報紙或做其他事情。盡量采用蹲便的體位,如果坐馬桶上排便,可在腳下墊一只小矮凳,讓盆底肌在排便的時候處于最放松的狀態(tài)。
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,如新鮮蔬菜和水果等,切忌暴飲暴食。不吸煙、不酗酒。
運動可以加速盆底血液循環(huán),適度運動對于保護盆底功能也是必要的。但應避免長時間大強度增加腹壓的運動,以減輕對盆底的損傷。游泳、慢跑、練瑜伽等對盆底的保健都是非常不錯的。
肥胖會造成腹壓增加,加重盆底負擔,應長期將體重控制在正常范圍內。
長期的訓練會使肌肉產生記憶,也就養(yǎng)成了良好的盆底保健習慣。如果患了盆底疾病應積極治療,不能諱病忌醫(yī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