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叢叢,主管護師
普外腦外科護士,2009年參加工作

“張護士,早上好?。 薄霸缟虾?,王大爺!”
“孫護士,今天你也上班了?”“是啊,劉阿姨?!?/p>
“李護士,昨天你跟我說的方法真挺好的,這里已經(jīng)不大疼了!”“那太好了?!?/p>
……
這樣親切、熱情的互動場景在我們科室是常態(tài),大家要問為什么科室的護士跟患者的關系這樣洽和諧?這真的歸功于護士的新本領——敘事護理。
繁重的護理工作讓護士不停的穿梭于病房、病床之間,護患的交流也就是關于輸液用藥的幾個問題,或許想去有更多的交流,但是面對陌生的人、加上缺乏溝通技巧,讓護士們也都無從開口,自從學習了敘事護理后這樣的問題就得到了明顯改善。

16床是一位胃部腫瘤的患者,第二天就要做手術了,下午我去病房給大爺做術前宣教的時候,看到他一個人呆呆的坐在床邊,“您家里人呢?”“哎,這不明天就手術了,他們回去拿東西了?!薄澳俏蚁雀f一下咱們術前的一些注意事項吧。”在跟大爺逐項做好解釋后,見家屬還沒回來,大爺依然神情抑郁,我決定先跟大爺聊一聊,“聽說您是一名黨員,還參加過戰(zhàn)爭呢,可真是了不起??!”大爺一聽我這么說也打開了話匣子,“是啊,想想那時候可真是艱苦啊,年輕的時候沒過上好日子,現(xiàn)在條件好了身體卻不行了?!?“對啊,您年輕的時候能戰(zhàn)勝敵人,現(xiàn)在醫(yī)學水平這么發(fā)達了,肯定也能戰(zhàn)勝疾病的,等您術后恢復好了依然可以好好享受生活??!”“嗯,你說的對,我一定會再次戰(zhàn)勝敵人的!”第二天,這位患者的手術順利完成,術后的康復過程中護士們認真仔細、親切詢問、溝通。當出院的那一天,大爺手寫的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謝信表達了對醫(yī)護人員的感謝之情。
就這樣,不同的故事每天都在發(fā)生,敘事護理讓我們學會溝通的技巧,學會交流,走進患者的心里,讓我們成為有溫度的護士!